|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创天地

走进山水间的“家” ——花茂村变奏曲

时间:2024-01-24 17:11:19来源:本站作者:周科举 总编:闫乃军 点击: 1385823 次

   在贵州,有一个让人来了就能记得住乡愁的地方,那就是遵义市的花茂村。在贵州,有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那也是花茂村。     

   沐浴在一片春光里的花茂村,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整洁的街道两旁,花团锦簇,在鲜花与绿树的掩映下,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下,以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七元素为基调的黔北民居显得格外漂亮。再加上不远处大片的油菜花、洁白的梨花、粉嘟嘟的桃花,真有一种漫步桃花源的如梦如幻般的感受。要不是看到沿途一些人们特意保留下来的老木屋、土院墙、稻草垛,一瞬间勾起了无尽的乡愁,真不敢相信这里就是那个十几年前还在贫困里苦苦挣扎的小山村。

花茂村位于贵州省遵义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距离蓉遵高速枫香收费站约六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大约也是6公里。以前的花茂村可是真正的穷乡僻壤,叫荒茅田,意思是“荒草丛生之地。”清道光年间更名为花苗田。1954年12月,更名为花茂村,取“花苗”谐音及“花繁叶茂”之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贵州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被称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而地处大山深处的花茂村,其贫困程度更是让人难以想象。据花茂村党支部书记彭龙芬讲,一年到头,各家各户就靠种点玉米、水稻养家糊口,村民一年四季都没有什么收入。有村民开玩笑说,那时候,村容村貌很差,交通不方便,日子如果用“走路靠走,通讯靠吼,取暖靠抖”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土墙、茅草屋随处可见,农民收入极其微薄。四分之三的人都要常年在外打工,据说最高潮的时候,达到了近2000人,村里留守的都是一些老人、孩子和残弱之人,他们没有什么劳动能力,整个村子每天都安静得仿佛进入了休眠。而那些住在茅屋里的人则这样回忆自己当初的生活“外面风有多大,屋里的风就有多大”“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那么,是什么让一个2012年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的小村摇身一变成了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63元的“小康村”的呢?

这话还要从2012年说起。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会议就城乡一体化发展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也就是在那一年,花茂村被县里确定为“四在农家”示范点。所谓“四在农家”,指的是“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但是修路的费用又成了问题,两委班子日夜开会讨论。想办法、某思路,最后终于敲定村里先进行集资,一步步来。先建通组路,再修串户路。

接下来,就是村居改建工作。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且不说部分人对“老屋”的感情,单改建费用这一块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2014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活动让这个沉寂了好久的村子开始有了不同往日的“动静”。这一年脱贫攻坚队来村里了,扶贫干部杨丹对于当年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那一年他30岁,正是年富力强、干劲十足的年纪。可当走进第一户要改造的土坯房前,还是吃了憋。房主说什么也不同意改建自己的房子,杨丹想尽办法,前前后后不知去了多少趟,最后终于得知,原来房主担心自己劳动力不够,资金不够,加上自己年纪也大了,觉得没有必要。但杨丹知道,那处土坯房随时都会坍塌,出现危险事故,根本就不适合久居。于是他又想办法为房主老郑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3.5万元,接着就是联系工程队。可是,3.5万元能干什么呢?根本不够用。于是杨丹又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软磨硬泡,最后,建筑工程队的队长也被他的真诚和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下来。两个月后,当宽敞明亮的新房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也许就成了老郑一生最温暖的时刻了。

现在,当我们徜徉在花茂村如画的风景中,惊叹于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面、路旁干净整洁的民居,忍不住也会发出与当年房主老郑一样的感慨:“感谢党的好政策!”

我们知道,一个村子,光修路、建房,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持续发展,需要蒸蒸日上,需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各级领导干部马不停蹄,开始为花茂村的发展绞尽脑汁。如何因地制宜,发挥现有资源,从当地特色入手成了重中之重。

52岁的母先才是省级非遗花茂土陶的第四代传承人,但是粗笨的土坛子销量并不好,想进一步发展,又缺乏资金,于是,村里安排母先才先去各地考察,开阔眼界之后,再回来发展自己。资金不够,村“两委”帮他申请小微企业扶持资金15万元,同时又将土陶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云端”。如今母先才的小作坊已经发展成了现在的花茂村母氏陶艺馆。每天来往的人络绎不绝,有看“新鲜”的远方游客,有考察并准备下订单的客商,当然,也有四面八方前来体验陶艺的中小学生,这也为当地土陶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母先才说:“在传承土陶技艺文化的同时,我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一年可以挣三四十万元呢。”以前,需要拉着笨重的土坛出去叫卖,路途艰难不说,销量也不多,现在坐在家门口,订单就会找上门来。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让母先才这样的传统手艺人有了大显身手的空间。

母先才的陶艺馆还生产一种当地特色烹饪器皿,叫“盬子”。这就不得不说到花茂村著名美食——“盬子鸡”。

2020年5月,随着电视剧《花繁叶茂》在央视的热播,“盬子鸡”收获了一大群吃货粉丝。花茂盬子鸡,就是把当地散养的土鸡,放在特制的陶罐中炖制而成。这种特殊的陶罐就是母先才那里生产的。外形看上去像一面鼓。据说是采用了磁场原理,气压原理以及阴阳平衡的原理来设计的形状,温度上冷下热,既可以缩短煲汤时间,还能充分保留汤汁营养成分,将汤肉的鲜香充分发挥出来。现在在花茂村的农家乐里,很多家都可以吃到“盬子鸡”,当然,各家也都有各自的特色,这个要依食客自己的口味判断了。

说到农家乐,不得不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村民王治强,依托自家民居,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取名“红色之家”。因为据老人讲,红军经过时,曾有红军居住在他家老院。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贵州视察,当他走进王治强家的小院,与村民促膝谈心的时候,曾意味深长地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王治强后来回忆说,“总书记的话真是说到我们农民心坎里了,花茂村的乡亲们就是靠着党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勤劳双手干出了幸福的好日子。”

如今花茂村的农家乐、乡村旅馆、特色小吃店多达几十家,乡村旅游也带动了近300余人就业。

靠党的好政策和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好日子的,当然不止母先才和王治强。在花茂村,还有另一种传统工艺,那就是纸浆画。如果你现在去花茂村,或许还会遇见那位村里古法造纸术的传承人张胜迪。

据张胜迪讲,因为花茂村的古法造纸整个过程比较慢,而且一张纸无法撑起这种技艺与文化的传承。于是,在纸的基础上,她想到了创新。先拿一张用传统造纸方法制造的纸,再在上面构图,接着在上面覆盖一层纸浆,将一些植物护起来。她利用花瓣、树叶等材料将故乡的风土人情以这种特有的方式一一展现出来。那些略显粗糙的画作,饱含了浓浓的乡愁,每一个见过的人,都忍不住为之动容。如今,张胜迪经营的“花茂人家”,每年的特色文化产品销售量都很大,有些早已远销国外。每年,也像母氏陶艺馆一样,会有各地的中小学生陆陆续续前来学习参观体验,也会有村民过来学习并加入到了这项具有独特乡村印记的事业中。

张胜迪是通过2016年的“凤还巢”人才引进计划回到家乡的。像张胜迪这样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在花茂村并不是少数。他们有知识,有见识,有情怀,有实现自己梦想的个人干劲,更有改变家乡面貌的远大志向。网上流传一段话,非常感人,那就是:我们来自贫苦的家乡,勤学苦读,并不是要脱离家乡,而是要去改变它。在花茂村,就有这样一批年轻人。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提到年轻的“乡村创业导师”王佳了。王佳是隔壁苟坝村人,贵州大学毕业以后,在花茂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300亩有机水稻,在他的稻田里,“一田多用,一水两用,一季多收,粮鱼鸭共生”。这种复合式农业不仅丰富了当地的农产品种类,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毕竟,大家祖祖辈辈都是以土地为根的。

目前,村里3000亩土地都在搞山地特色种养,发展脆红李种植1450亩,带动周边村镇种植蔬菜3.5万亩。像王佳这样的新时代农人也越来越多。以前那种一入春就集体扛着行李外出打工的心酸,现在在花茂村已经消失了,能在家门口就业,有稳定收入,一家人齐齐整整在一起,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更能让国人感到踏实的呢?我们以村民王照平的生活为例,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收菜、翻土、蔬菜分拣等。每个月工作28天,工资能拿到近3000元,说到这些的时候,王照平的脸上满是幸福与满足的笑容。

说到王照平,我们又不得不要提一下花茂村的农业发展模式。一个家庭要想富裕,我们知道,除了节流,还要开源。近些年来,花茂村依托山东九丰农业集团、红枫圣源等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推广“稻+”“稻菜轮作”“稻菌轮作”等套作和水旱轮作方式,发展立体生态循环种养,实现“一地多用、一年多季、一季多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期货农业”,实现“以销定产、以销带产、以销促产”,助推“黔货出山”。深入推进丘陵山区土地“宜机化”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新路。

另外花茂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坚持“五个讲清楚”原则,即讲清楚背景、讲清楚思路、讲清楚方式、讲清楚步骤、讲清楚效益,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党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为民服务的作用,让人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天道酬勤,付出就有回报。如今,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0948元增加到2022年的23613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0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从2014年的16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192.5万元。这几年,每年来花茂村参观、游学的人数以千万。而花茂村在外打工的人已不足300人,近1700人回乡创业或务工。如今的花茂村,每天都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

一路走来,我们总结花茂村的经验,还发现一个现象,他们在乡村建设中,尽可能地做到了不拆房、不砍树。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挖掘它的历史人文和地理价值,让人们能更直观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从而能更深刻地感受乡愁、记住乡愁。

如今,做优做强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和特色文化已经成为花茂村发展的三大板块。如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龙芬说,花茂村现在是产业兴、生态优、乡风好、民风顺、党建强。花茂人的笑脸越来越多、越来越灿烂!在这里,我们也祝福花茂村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作者简介:

周科举,男,1983年出生,贵州省凤冈县人,博士研究生学历。贵州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贵州省诗歌学会、贵州省写作学会、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写作学会会员,中国智慧工程心理学会会员,第二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专家。

有文学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河南科技报》《时代文学》《贵阳晚报》《黔中早报》《遵义日报》《诗刊》《河南经济报》《黔南日报》《巴中日报》《劳动时报》《贵州政协报》《西部散文》《文学天地》《贵州民族报》《科学与生活》等报刊杂志。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教育论文3篇,发表医学论文6篇,发表经济学论文3篇,独立撰写《对等哲学》,20万字。独立撰写《失独心理学》,20万字。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驻地机构 | 人员查询 | 法律顾问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24小时举报受理和处置
违法或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1711111 举报邮箱:zgdflzw@163.com

中廉网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本网站文章(含图片/视频) 京ICP备2002021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 29640号
Copyright 2019-2024 zlwrm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