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黑陶艺人代表—王金波
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沁阳黑陶,是远近闻名。盆窑村,中国黑陶之乡。千百年来,这里“家家木轮转,户户冒青烟”,老窑工们依山建窑,窑火兴旺,炼就了黑如漆、声如磬、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黑陶。王金波就是盆窑村土生土长的“黑陶人”。
王金波,老北京鱼盆制作传承人,1983年出生在河南省沁阳市盆窑村。他早已听惯了老窑工们摔泥巴的声音,早已知晓了在木轮上盘泥条的轻重,早已听说了关于黑陶的无数个传奇故事。王金波从小眼里看到的都是长辈们在长长的凹凸不平的石头上摔泥,在木轮上盘泥条,推轮匠扶着轮前的木桩一脚脚的蹬着。源于从小的耳濡目染,造就了王金波对制陶这一行的热爱。于2010年开始正式进入这一行业学习,刚进窑洞学习制陶的时候,因为窑洞常年阴湿的环境让他的身体一度的极其不适应,再加上当时条件比较艰苦,为了节省电费,窑洞常年黑暗,王金波的身体便出现了头昏眼花,浑身无力,等一系列身体虚弱无力的反映,家人也都极其担心的劝说让他放弃这一职业,先把身体养好再说。心虽有不甘,可身体是实在吃不消了,无奈之下,只能妥协,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吧,怀着这样的心思,王金波走出了窑洞,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休养了两年的王金波,身体逐渐恢复好转,还是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不能每天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这个时候脑子里又浮现在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的黑陶工艺品,出于内心的实在喜爱,以及对自己未来事业的打算,2012年他进入村办企业大队黑陶厂工作,得到村里不少老匠人的亲自点拨,看多积广,技艺更是精进了不少。
王金波入门很快。学艺三年,在村里老窑工们的点拨下,2014年春天,他便有了自己的黑陶工作室。黑陶鱼盆是沁阳盆窑黑陶的代表性作品,成立工作室后,王金波便通过深入研究,创新传承了黑陶鱼盆的做法。
他利用泥条盘筑法这一传统黑陶技艺,不断和黑陶界大师们交流学习,创作并改变了黑陶鱼盆传统器型,其黑陶鱼盆代表作品有:饕餮纹鱼盆、富贵飞皇聚宝盆、荷叶口高浮雕连年有余黑陶80大鱼盆、荷叶口和传统器型的空心沿结合的80黑陶鱼盆等。由他创新传承的黑陶鱼盆同样美观与实用,广受赞誉。
2017年,王金波加入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2018年,他又考取了中国陶瓷职业国家职业技能高级职称。其工作室加入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协会,拿到了中原河南陶瓷行业新秀奖。今年10月,王金波克服种种困难,制作了直径1.6米、高76厘米的鼓肚大鱼缸,献礼祖国。
近几年更是经过不断的积累经验,同时为了满足客户们的不同需求,在黑陶鱼缸上创新了很多新纹饰,自己的思维也打开了,创作出许多新颖的造型。
在黑陶这条道路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王金波,如今在这一块领域也小有名气了,他颇有感慨的说:黑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上千年祖辈们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合理贮存或祭祀用器皿,观赏性器皿演变而总结出来的实用性器皿,往往通过先辈们口述或亲传下来,有的已经失传!现在的手工黑陶制作从业者是技术,艺术,匠心,耐心,个人爱好,文化传承的综合体,虽然苦,累,脏,但作为新一代的传承人,我们更是为沉浸在黑陶艺术的海洋中畅游而兴奋,跃跃欲试,在保住传统手艺的同时,也要勇敢创新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