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干事者轻装上阵
从逻辑上讲,工作干得越多,出差错率越高,实践证明,事情做得越多,犯错概率越大,毋庸置疑,受的批评就越多。列宁曾说:“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给改革创新者,给担当作为者展现能力,给干事者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推进改革新征程,国有企业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应更加积极。
党的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最需要干事的人,最需要的是有勇气有担当的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改革创新实践中,犯错误在所难免,现实的需要倒逼我们要慎重思考。中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都是给敢闯敢拼者“撑腰”,给想干事的人的“定心丸”。同时也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大突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特点。
在工作中,因缺乏经验发生失误错误在所难免,客观条件不成熟情况下摸索推进,也会导致探索性无意过失,也有的人是为求速度,走捷径,没有吃透政策、文件精神,结果欲速则不达,犯了错。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判定哪些错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可以“容”,能“纠”;哪些错是原则性的错误,不该“容”,不能“纠”,组织上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对待。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明辨“为公”还是“为私”,分清“有心”还是“无意”,判定“盲区”还是“禁地”,严格划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线。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棒子打死,这样不符合我们党的用人原则。
让想干事者轻装上阵,容错机制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而做出的决策,是政治理念上的一种探索,是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有效区分和对担当者的保护,是对能干成事的实干主义者的激励和包容。这种鼓励和宽容失败者的制度安排,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党员干部参与改革热情和创新动力,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大胆想、大胆干、大胆闯,鼓励能担当、敢作为的良好氛围,为想干事、能干事的领导干部提供容错纠错的保障,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让他们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摒弃“不敢为、不想为”心理,全身心地投入到全面深化改革中。 ( 常城 )
- 上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
- 下一篇:收心归位鼓干劲 凝心聚力启新程